top of page

STEM Sharing - 學校改革,由網頁開始



由直資學校接手一間地區津貼學校做校長,推廣學校的工作對我來說是自然不過的事情。在現今幾乎每個人都拿著智能電話( Smart Phone )的新媒體年代( New Media Era ),學校需要思考如何透過媒體,在社區建立專業的公眾形象和口碑,讓學生、家長在短時間內了解學校的特色,並留下深刻印象。

用科學方法重建學校 我有幸在正式上任前,與前任退休校長有較長的交接期。結果我決定根據我對學校的理解,親自落手重新建立學校網頁,嘗試從一個「新鮮人」的角度,利用網絡媒介,推廣學校特色及形象。我在新生的問卷調查中,發覺不少學生、家長當接到派位的結果時,都會第一時間看看網頁,亦有同學看過學校網頁後決定報讀我學校。一個資訊清晰、有品味和設計風格的網頁,往往能立刻令人對於學校有初步的信心,吸引學生、家長願意了解更多。

網頁如今運作了大約七個月,網頁的瀏覽人數( Visitor Counter )已超過二萬四千人次。為了讓我能知道真實的效果,我並沒有刻意把人數調整,嘗試營造很多人瀏覽的效果,當然我相信大家都會明白,其實沒有人會著意這些數字。製作網頁的工具是 Wix 。 Wix 雖然方便易用,但需要製作者有適當的設計及美學概念( Design and artistic sense ),方會運用得宜。另外,用 Wix 也能直接把網頁直接轉換為手機瀏覽模式,非常方便省時。

善用 SEO 及 GOOGLE 服務 不過,我認為用 Wix 最大的好處是 Wix 的 SEO Plan ( Search Engine Optimisation Plan )。當我能適當地訂立網頁關鍵字( Keywords ),以及每個頁面( Page )的 SEO Setting (描述及關鍵字),便能在網絡搜尋器上,輕易讓人找到學校網頁的資訊。尤其是在 Google Search ,現在搜尋「王仲銘」或者「王仲銘中學」,學校網頁內容幾乎能「霸佔」九成頭版連結。

講起 Google Search ,其實學校是可以向 Google 申請學校地址的擁有權。現在我能透過 Google Business ,把學校的活動資訊,在 Google Search 右邊顯示出來,亦能主動把學校設施、內外環境照片上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