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專業英文教學團隊 實踐多元文化共融

樂善堂王仲銘中學重視學習效能,鼓勵學生應用所學,英語課程增加實踐機會,以營造豐富語境為策略。學校由資深外籍英語教師擔任英文科主任,率領教學團隊緊扣學生興趣之餘,也着重應考公開試,努力完善校本課程。近年,學校透過舉行不同活動,鼓勵學生以英語表達己見,又增加電子化教學比例,做到課內課外、線上線下都能活用英語、善用英語。


打造英文語境 烹飪瑜伽活學英文


教學團隊致力深化「促進學習評估」(Assessment for Learning),每個學習單元設立明確學習目標,協助師生精準教學。科任老師亦會劃一採用「學習單元大綱」(Learning Module)為日常教學藍本,並按課題內容,以2至4星期為一個授課單元,為每個單元訂立可行的學習目標,再使用Grade Book紀錄學生表現,調節下一單元的教學模式與目標。


在課堂上,各學科採用分班教學,小組討論、共同協作、雙語牆(Bilingual Word Walls) 等教學手法,為日常英語學習引入互動元素,通過「Write, List, Draw」、串字遊戲、「Discover Dominos」、烹飪教學、瑜伽課、「Kahoot!」等互動活動,引導學生投入課堂學習,啟發學習興趣。老師亦會在課後提出「Exit Ticket」問題,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。


英文科組更以戲劇教學融入校本課程,透過讀本訓練,鼓勵學生伸展四肢,發揮想像力,建立應用英語的自信。徐思明校長指出:「僅以教科書教授英文容易令課堂變得沉悶,使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。為了克服這個問題,我們一直努力優化教學模式,增加多元化學習元素,滲入電影、英語流行歌和劇本研讀,並在課前準備短片和指導性問題,引導學生感受西方文化,體驗日常英語,並從中學習短句和單詞,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英文水平。」


跨學科「薈藝教育」 以英語促進文化交流


學校致力推行「薈藝教育」,藝術氣氛濃厚,鼓勵跨科協作,以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,展示各科的學習成果。英文科亦不時與視覺藝術科進行跨科學習,引領學生在創作中體驗多元文化。學校圖書館門外一幅長達9米的圖卷,名為《初代懷中妖怪圖卷》,由本地年青藝術家Kensa Hung參照傳統圖卷風格和日本動畫Pokemon繪畫而成。以圖卷作品作為引子,進行一系列推廣閱讀、寫作訓練及創作活動。學生在英文課堂中能善用視覺、聽覺、觸覺及互動學習,於「欣茵平台」尋找「妖怪」,從中學習相關英文詞彙和句式。此外,學校圖書館於本年度以「偵探」為主題,向學生推介一系列引人入勝的外國偵探小說與懸疑文學,以深化學生的閱讀興趣,加強英語寫作和閱讀能力。


外籍英語老師Ms. Sarah指出:「在疫情期間,學校也與視藝科合作推展『Global Postcard Project』,由專業攝影師帶領校內同學遊走九龍城舊區拍攝具標誌性的照片,如中藥鋪、舊唐樓、茶餐廳眾生相等,再印刷成明信片寄到世界各地。當身在外地的收件人收到明信片後,亦會在異國拍攝照片寄回學校,並向同學介紹當地文化,結成筆友。」學生以英文撰寫的明信片寄往英、美、法、澳、印度、古巴、地中海小島塞浦路斯(Cyprus)等地,讓學生在封關期間仍能打開世界之窗,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朋友進行文化交流,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。


特設英語學習中心 「混合媒介」作全天候學習歷程


學校設立全天候開放的英文學習中心,內有豐富的英文藏書及各種英語學習遊戲,打造輕鬆的英語學習環境,為學生加強英語訓練,準備校外比賽和以英文閒聊交流的自由空間。除了實體課室外,學校亦成立線上學習平台「Hero Learning Platform」,為各級學生設計專屬版面,閱覽各科「學習單元大綱」(Learning Module),自我檢視學習歷程,師生亦可隨時隨地登入平台查閱英文閱讀材料和完成文法練習,深化語文知識。


老師於課上亦會利用「混合媒介(Blended Learning)」,以Nearpod、Padlet、Kahoot!等互動電子教學軟件,進行測驗、繪圖、投票和問答遊戲,以及通過互動教學,鼓勵大膽提問,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,活潑學習氣氛。外籍英文科主任Ms. Anuradha表示:「『混合媒介』教學令課堂教學變得不一樣,同學在課堂上重新掌握學習的主導權,師長亦能打破沉悶的書本講解,有效建立生動互動,而系統亦會即時反映學生對課題的理解程度,方便老師因應需求調整教學,照顧學生學習需要。」
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(連結


2022年12月









入讀王中

bottom of page